
............... PRINT WITH A NEW VISION ..............

“有时我即使写了两万字,也难表现一幢建筑的内部细节,图画是可以的。”
——金宇澄

金宇澄
在读者的认知中,金宇澄的名字和《繁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太过出名,包括向来挑剔的王家卫导演也购买了版权投拍影视剧,知名小说家的这个光环实在耀眼。不过,随着金宇澄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地展示在大众面前的时候,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也开始显山露水。

《繁花A》
这其实是有蛛丝马迹的,读《繁花》的时候,脑海中最初浮现的便是一幅《清明上河图》。仿佛有人在耳边用不紧不慢的沪语讲着一个一个关于上海的小故事,讲得细致生动,活灵活现。待到故事越来越多,仿佛云梯一般将人越垫越高,看到全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故事已构成一幅世景长卷,勾勒着上海骨子里的韵味。这种触手可及的画面感,不由得让人猜想作者绘画方面的造诣。

《白鲸》
当金宇澄带着数十张画稿来到印物所的时候,我们都很惊叹于他画面的精妙构思和丰富表达。但金老师是谨慎的,“我没有系统地学过绘画。”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多有趣,我们这些科班出身反而明白了他这种不拘一格的画面结构和随性松动的线条是怎么来的了。

金宇澄在创作版画

金宇澄在创作版画
金宇澄曾说,“有时我即使写了两万字,也难表现一幢建筑的内部细节,图画是可以的。”因此,图画是“文字所不能达之处“。在画图过程中,“叙事形成的焦虑,到此安静下来了,仿佛一切都落定了,出现了固定的线条,种种细部晕染,小心翼翼,大大咧咧,都促使我一直画下去,直到完成。这个状态,四周比写作时间更幽暗,更单纯、平稳、仿佛我在梦中。”
第一眼望过去时,他的画面有种难以形容的松动自在之感,虽然细节繁多,构图平整,与这种轻松随意的笔意相调和,却恰到好处,分外质朴可爱,这与他的文字气质是高度契合的。再对比书中细节,观察图中细微之处,意趣更多。譬如理发店建筑一图,读完小说后重看,惊喜不已,因为理发店的布局竟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一样。再看看各人住处,想想发生在这里的各桩隐私事体,在脑海中重现那些藏匿于墙角柜中的窥视的眼睛,不禁后背一凉。虽然这是张黑白线条插图,白色已成惨淡月光,黑色则是沉默的建筑在夜里投下的影。

《楼下理发店》
说来奇妙,虽然《繁花》只是金老师的作品之一,金老师也有为这本小说专作的系列版画,但是金老师的其他版画作品,似乎大部分也都可以放入这个名字之下而不违和。“繁花就像星星点点生命力特强的一朵朵小花,好比树上闪烁小灯,这个亮起那个暗下,是这种味道。”金老师在解释小说的命名时,这样说道。而金老师的画作,也是如此。小猫,盆栽,钢琴,建筑,这些画中之物都带着真实又鲜活的气息。就连略微荒诞的“马”系列,也当是上海这个地方才会产生的梦境。

《马》

《裙子》


“因为是上海,样样奇迹会再有”,这是《繁花》中的一句话。虽然在书中,这只是一句安慰之语。奇迹如烟火,盛放之后永不再来,但夜空也不曾因为一朵烟火的凋零就沉寂。花儿会谢,又有花会再新开,所以城市始终是繁花似锦的样子。这或许对个人太过无情,但在回望之时,这也是一座城最大的温情。

「the paragraph 节选」上海永嘉路展示空间
金宇澄版画展的选址也颇有海上韵味,场地选在「the paragraph 节选」上海永嘉路展示空间。一栋承载着113年历史的老洋房,历经晚清,民国,见证着上海一百多年的起起落落。洋房内陈列着来自6个国家170家店的精品家居。在这个满载历史厚度的老建筑,复古和时髦在空间内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可以说,这是印物所/节选策划的一次独具空间魅力的沉浸式艺术展。








关于「the paragraph 节选」
「the paragraph 节选」是好好住旗下的精品家具店,目前有上海、北京两家线下店。节选以舒适的居住体验为设计原则,希望从推开门的那个瞬间,你就能感受到家的气息,因此有很多人说:这是我去过的最像家的家具店。

永嘉路繁花似锦,在百年历史洋房里看一次沉浸式的版画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