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出生南下军人家庭的于师傅,留学日本后因缘际会进入了不接收外国学生的糕点学校学习。在全世界教学多年后,五年前开了自己的面包房叫“糕潮”,甚至把太太也“拉下面包”,令她过上了味蕾麻木的辛勤但心甘情愿的生活。除了技艺精湛的面包之外,甚至就连他太太都不知道,他下一秒会用面包做出什么!
本次活动,由国内糕点行业内祖师爷级别的于焕楼、协同他的徒弟们一同为大家献上一次令人惊喜的面包创作展览,于师傅称这些创作为“艺术面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展览在晚间6至9点持续开放,其中7:30为展览开幕,欢迎大家带着惊讶和好奇与于门师徒们对话,探讨面包制作背后的文化、经济和历史面相。
现场赠送于师傅语录与艺术面包影像集,部分摘录抢先看:
“法国面包,欧洲的面包,烤出来以后都会裂口,响,像唱歌一样,就像你听到音乐的时候这一种感觉。”
“有时候我也去上课,但上课我是专业的课,不是外面那种什么匠人精神,什么什么,他们叫我去,我打死都不去。”
“别人请我上课,要讲面包店好卖不好卖,我说哪有好卖不好卖,放在哪里都好卖。你人正了都好卖,人邪了全不好卖,你想是不是?”
“我们做的这些面包,其实老百姓对这个东西还是一知半解,不是太懂,有的人吃了一辈子的法棍,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最重要的就是该老百姓懂这个东西。”
“现在流行主妇在家里做面包,歪掉了!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乱学……”
3月4日晚上六点到九点自由参观,开幕式七点半预约30人。
-面包创作-
于焕楼
张安勤 许志亮 王浩河
黄生兵 林荣照 姜岭
杜日林 易世东 赵二冬
万振斌 王强 汪晓天 李伟冬
1、本活动具体服务及内容由主办方【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51人项目】提供,活动行仅提供票务技术支持,请仔细阅读活动内容后参与。
2、如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沟通,也可联络活动行进行协助。
“51人”项目是本届双年展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展览进行期间的十七周内(2016.11-2017.3),每周将实现三个人的方案(行动、表演、聚会或其他形式)。